南京大學(Nanjing University),簡稱“南大”,是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計劃”實施高校,也是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和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
南京大學是中國第一所集教學和研究于一體的現代大學,其學脈可追溯自孫吳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學,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籌辦的三江師范學堂,先后歷經多次變遷。1920年在中國國立高等學府中首開“女禁”,引領男女同校之風。最早在中國開展現代學術研究,建立中國最早的現代科學研究實驗室,成為中國最早的以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文理為基本兼有農工商等專門應用科、集教學和研究于一體為特征的現代大學?!秾W衡》月刊的創辦,使得南京大學成為中西學術文化交流的中心,被譽為“東方教育的中心”。1949年由民國時期中國最高學府“國立中央大學”易名“國立南京大學”,翌年徑稱“南京大學”,沿用至今。
南京大學是中國現代科學的發祥地,是哈佛大學白碧德主義影響下的中國“學衡派”的雅集地,被譽為“中國科學社的大本營和科學發展的主要基地”,被楊振寧稱贊為“中國最頂尖的大學”,也是“985工程”首批九所高水平大學中唯一未合并其他院校的高校,堅持“內涵發展”,保持“原汁原味”辦學優勢與特色,贏得社會“中國最溫和的大學”之美譽。
南京大學坐落于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創建于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后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于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南京大學調整出工學、農學、師范等部分院系后與創辦于1888年的金陵大學文、理學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學。校址從四牌樓遷至鼓樓金大原址。
在一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南京大學及其前身與時代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謀國家之強盛、求科學之進步,為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振興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作為教育部直屬的重點綜合性大學,南京大學又在嶄新的歷史機遇中煥發出新的生機,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各個領域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各項辦學指標和綜合實力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1994年,南京大學被確定為國家“211工程”重點支持的大學;1999年,南京大學進入國家“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行列;2006年,教育部和江蘇省再次簽訂重點共建南京大學的協議,共同支持南京大學建設具有鮮明特色和重要國際影響的世界一流大學。
南京大學目前擁有鼓樓、浦口、仙林三個校區,設26個學院、75個系,各類學生總計近50000人。全校設本科專業8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9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1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47個,博士后流動站2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3個;有國家實驗室(籌)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12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28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4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管理專家17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9人,973計劃和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4人,入選“中組部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千人計劃)”15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講座教授7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9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86人,海外和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獲得者29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162人。
春風化雨、桃李芬芳。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南京大學在各個歷史階段培養和造就了眾多中華英才,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建功立業、成就卓著。南京大學確立了“吸引一流生源、給予一流培養、造就一流人才”的指導思想,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高素質創新能力的拔尖領軍人才為目標,堅持“融業務培養與素質教育為一體、融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為一體、融教學與科研為一體”的方針,大力推進“基礎性人才和高科技應用人才的培養與國際接軌、復合型應用人才的培養與社會接軌”,在教育教學改革中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許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在國內外高等教育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南京大學的前身即“以科學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和傳統始終貫穿于南京大學的發展史中,成為南京大學辦學最重要的特色。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孜孜求索、攀高攻堅、為國爭光、為民造福,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科研成果,蜚聲國內外學界。今日南京大學以“加強應用、注重基礎、發展邊緣、促進聯合”為方針,以“基礎研究面向國際學術前沿,應用研究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致力于解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指導思想,調整科研布局、加強科研組織,全力推進科學研究工作,將南京大學建成我國重要的科學研究中心。???
自上個世紀初建校以來,南京大學就一直是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最活躍的中國大學之一,與世界上眾多一流大學和高水平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協作關系。其中,始建于20世紀80年代的南京大學-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舉辦二十多年,它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后最早實施的高等教育國際合作長期項目,為中美文化交流事業培養了眾多骨干人才,在海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目前,南大正在新的歷史形勢下,大力推進各種寬領域、多渠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全面提升辦學的國際化水平。
當前,南京大學的辦學事業已經掀開新的百年篇章,全體南大人正在為把南京大學建設成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世界一流大學而努力奮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學院
|
下屬系科
|
|||
---|---|---|---|---|
南京大學文學院
|
文學系、語言學系、文獻學系、戲劇影視藝術系、大學語文部
|
|||
南京大學哲學系
(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
|
||||
南京大學歷史學系 | ||||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
|
物理學系、現代物理系、光電科學系、基礎物理教學中心、聲科學與工程系
|
|||
南京大學數學系 | ||||
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
|
天文學系、空間科學系
|
|||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
地球科學系、水科學系、地質工程與信息技術系
|
|||
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
|
氣象學系、大氣物理學系
|
|||
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
|
地理信息科學系、海岸海洋科學系、國土資源與旅游學系
|
|||
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 ||||
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
電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信息電子學系、電子電工實驗教學中心、微電子與光電子學系、微制造與集成工藝中心
|
|||
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
|
生物醫學工程系、能源科學與工程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量子電子學與光學工程系
|
|||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廣告與傳播學系、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系
|
|||
南京大學商學院
(南京大學經濟學院)
|
經濟學系、產業經濟學系、金融與保險學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人口研究所
|
|||
南京大學商學院
(南京大學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系、會計學系、營銷與電子商務系、人力資源管理學系
|
|||
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
|
英語系、俄語系、日語系、德語系、法語系、西班牙語系、朝鮮語系、國際商務系
|
|||
南京大學法學院 | ||||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生化系、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
|||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
|
政治學系、行政管理學系、勞動人事與社會保障系
|
|||
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
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管理學
|
|||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
|
社會學系、心理學系、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
|
|||
南京大學河仁社會慈善學院
|
||||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
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應用化學、分析化學
|
|||
南京大學環境學院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
|
|||
南京大學醫學院
|
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口腔醫學
|
|||
南京大學軟件學院
|
軟件工程系、信息系統工程系、嵌入式技術系
|
|||
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 |
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控制與系統工程系、光通信工程研究中心、管理-控制-一體化實驗教學中心
|
|||
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
(基礎學科教育學院)
|
||||
南京大學大學外語部 | ||||
南京大學體育部 | ||||
南京大學藝術研究院 | ||||
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 ||||
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
建筑系、城市規劃與設計系
|
|||
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
|
對外漢語
|
|||
南京大學創新創業學院
|
||||
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
|
||||
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
|
||||
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 | ||||
南京大學能源科學研究院 | ||||
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 | ||||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
(獨立學院)
|
姓 名 | 學術專長 | 姓 名 | 學術專長 | 姓 名 | 學術專長 |
---|---|---|---|---|---|
曲欽岳 | 天體物理 | 馮端 | 凝聚態物理 | 王業寧 | 凝聚態物理 |
蘇定強 | 天文光學和天文儀器 | 閔乃本 | 凝聚態物理 | 張淑儀 | 聲學 |
方成 | 太陽物理 | 孫義燧 | 天體力學和非線性動力學 | 陸埮 | 天體物理 |
龔昌德 | 理論物理 | 邢定鈺 | 凝聚態物理 | 王廣厚 | 原子分子與團簇物理 |
江元生 | 物理化學 | 程镕時 | 高分子化學 | 游效曾 | 無機化學 |
胡宏紋 | 有機化學 | 陳洪淵 | 分析化學 | 陳懿 | 物理化學 |
郭令智 | 構造地質學 | 王德滋 | 巖石學 | 伍榮生 | 大氣動力學 |
薛禹群 | 水文地質學 | 王穎 | 海岸海洋地貌與沉積學 | 符淙斌 | 氣候學 |
陳駿 | 地球化學 | 鄭有炓 | 半導體材料與器件 | 吳培亨 | 無線電物理 |
呂建 | 計算機軟件 | 都有為 | 凝聚態物理 | 祝世寧 | 微結構功能材料 |
張全興 | 環境工程 | 黎介壽 | 外科、胃腸外科 | 劉志紅 | 腎臟內科 |
姓 名 | 學術專長 |
---|---|
阿龍·切哈諾沃(Aaron Ciechanover) | 生物化學? |
姓 名 | 學科 | 名稱 | 姓 名 | 學科 | 名稱 |
---|---|---|---|---|---|
曲欽岳 | 天文學 |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方成 | 天文學 |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馮端 | 物理學 |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夏元復 | 物理學 |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 |
閔乃本 | 物理學 |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陳鏡明 |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 加拿大皇家科學學院院士 |
社會學專業教學團隊 | 馬克思主義哲學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團隊 |
化學實驗課教學團隊 | 凝聚態物理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 英美文學與文化教學團隊 |
軟件工程主干課程教學團隊 | 物理化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資本論與中國經濟教學團隊 |
地球科學基礎理論與實踐教學團隊 | 環境科學教學團隊 | 大理科基礎平臺課程教學團隊 |
學科門類 | 一級學科 |
---|---|
哲學
|
哲學
|
經濟學
|
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
|
法學
|
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
|
文學
|
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
|
歷史學
|
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
|
理學
|
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理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
|
工學
|
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訊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
|
醫學
|
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
|
管理學
|
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
藝術學
|
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
|
一級學科
|
||||
中國語言文學
|
數學
|
物理學
|
化學
|
天文學
|
地質學
|
生物學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
|
----------------- | ----------------- |
二級學科
|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世界史
|
政治經濟學
|
企業管理
|
英語語言文學
|
社會學
|
情報學
|
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
|
環境科學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氣象學
|
自然地理學
|
外科學(普外)
|
----------------- | ----------------- |
重點培育學科
|
||||
經濟法學
|
中國近現代史
|
世界經濟
|
環境工程
|
水文與水資源
|
大氣物理與大氣環境
|
----------------- | ----------------- | ----------------- | ----------------- |
注:1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不包含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的4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南京大學(Nanjing University)是直屬于教育部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也是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向達到畢業及學位授予條件的本科生頒發南京大學本科學歷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
辦學類型:國家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仙林校區地址:江蘇省南京市仙林大道163號。
鼓樓校區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漢口路22號。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證我校本科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維護考生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南京大學章程》等相關法律和教育部有關規定,結合學校本科招生工作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我校本科招生工作實施“陽光工程”,堅持“公平公正、全面衡量、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選拔和錄取適合我校人才培養特點的優秀學生。
第三條我校本科招生工作接受紀檢監察部門、考生、家長、新聞媒體以及社會各界的監督。
第二章? 組織機構
第四條 學校設立本科招生工作委員會,作為學校本科招生工作的決策和管理機構,確定本科招生工作的總體思路和目標,審議本科招生政策、計劃和錄取原則,討論決定本科招生重大事宜,為本科招生工作提供指導意見。
第五條 學校設立本科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根據本科招生工作委員會的授權負責制定招生章程、編制招生計劃、決定選拔方案、確定錄取標準、審核錄取結果等本科招生具體事項。
第六條 南京大學普通本科招生辦公室(以下簡稱本科招辦)是學校組織和實施本科招生工作的常設機構,具體負責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七條 本科招辦根據需要組建赴各?。ㄗ灾螀^、直轄市)招生工作組。各招生工作組負責該地區招生宣傳和招生政策、錄取情況的咨詢,并協助本科招辦進行所負責地區的本科招生錄取工作。招生工作組組長由學校發文聘任。
第八條 學校紀委、監察部門負責監督本科招生各項政策和規定的實施。
第三章? 招生計劃
第九條 結合我?!叭啤比瞬排囵B方案,經教育部批準,2017年我校實行按專業和學科大類相結合的招生模式,計劃面向全國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300人。
第十條 根據國家和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結合學校人才培養目標、辦學條件等實際情況,我校統籌考慮各?。ㄗ灾螀^、直轄市)考生人數、生源質量、區域協調發展,以及歷年計劃延續性等因素,分省確定招生計劃,報教育部審批后由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向社會公布。
第十一 條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我校按學校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1%制定預留計劃,用于調節各地統招上線生源的不平衡。
第四章? 錄取規則
第十二 條我校本科招生錄取工作遵循教育部規定的“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體制,在教育部領導下,由各?。ㄗ灾螀^、直轄市)招生主管部門統一組織進行。
第十三條 我校按照理工類、文史類和藝術類分類錄取考生。對于實行高考綜合改革的上海市、浙江省,錄取時按照當地招生主管部門政策執行。
第十四條 我校本科招生實行遠程網上錄取。根據各?。ㄗ灾螀^、直轄市)考生報考情況確定調檔比例或調檔分數。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省份,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
第十五條 我校本科招生實行按志愿錄取。若批次投檔完成生源不足,剩余計劃公開征集,征集后仍未完成的計劃調至生源充足的省份。
第十六條 我校對進檔考生按分數優先的原則依據實考分安排錄取專業,不設專業級差。實考分相同時,按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主管部門提供的投檔位次錄取。未提供投檔位次的,文史類考生依次比較語文、英語、數學成績,理工類考生依次比較數學、語文、英語成績,綜合改革類考生依次比較數學、語文、英語成績。
第十七條 我校原則上承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主管部門根據教育部相關政策給予考生的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同一考生如有多項政策性加分,只取其中最高一項分值,且加分不得超過20分。符合教育部規定的具有加分條件的考生,按照加分后的成績調檔,進檔后扣除加分參與專業排序。
第十八條 我校自主招生、綜合評價、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藝術類專業等錄取辦法依據教育部、對應?。ㄗ灾螀^、直轄市)招生主管部門規定、我校本年度相關類別招生簡章、考生與學校簽訂的協議執行。
我校保送生、面向農村及貧困地區的國家專項計劃和高校專項計劃(即勵學計劃)、少數民族班(新疆)、內地新疆班、內地西藏班、華僑和港澳臺地區學生的錄取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及我校有關招生辦法執行。
第十九條 我校各專業(專業類)的錄取不規定男女生比例,不限制外語語種。入學后除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外,其他專業學生均需通過教學計劃規定的英語課程和學位英語考試。
第二十條 我校對于江蘇省考生還執行以下規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兩門選測科目等級最低要求為AA,必測科目等級及綜合素質評價必須達到江蘇省規定的填報本科院校志愿的要求;若考生兩門選測科目等級均達到A+則加3分參與專業排序;高水平藝術團優錄考生兩門選測科目等級最低要求為BB;高水平運動隊、藝術類考生的學業水平測試等級要求按江蘇省有關規定執行;自主招生(含勵學計劃)和綜合評價錄取考生兩門選測科目等級最低要求為AA。
第二十一條 我校對于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材料的使用辦法為:在特殊類型招生中,綜合素質檔案材料將作為報名資格審核的參考;在普通高考錄取中,綜合素質檔案材料將作為調劑考生專業志愿的參考。
第五章? 收費標準及獎助學措施
第二十二條 我校本科各專業學費按照江蘇省調整后的有關標準新規定另行公布。住宿費標準為人民幣1200元/年。
第二十三條 我校承諾不讓任何一個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積極通過獎學金、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臨時困難補助、學雜費減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學綠色通道等方式幫助學生完成學業。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四條 我校本科招生對考生的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除執行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規定外,另作補充規定如下:有口吃、步態異常、駝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風者不宜就讀我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
第二十五條 新生入校后,我校將按照國家招生政策規定和學籍管理規定開展新生入學資格復查及身體復檢。對特殊類型招生錄取的新生,組織專家組開展入學專業復測和復核。凡經查實為替考、違規錄取、冒名頂替入學等違規情況的考生,一律取消其入學資格、不予學籍電子注冊,并報告有關部門追責。
第二十六條 根據“陽光工程”要求,我校今年本科招生工作將進一步推進制度化、系統化建設,加強面向考生的宣傳服務及信息公開工作,切實維護廣大考生的合法權益。
第二十七條 我校有關招生計劃、招生政策、收費標準、錄取原則和錄取結果均可在南京大學本科招生網上查詢,學校不會對外委托任何單位和個人對相關招生政策、錄取情況進行發布和解釋。
第二十八條 本章程于2017年5月19日經學校本科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討論通過,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第二十九條 本章程由南京大學普通本科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
附:咨詢及聯系方式
咨詢電話:400-1859680
傳真電話:025-89686606
監督郵箱:jw3@nju.edu.cn
招生主頁:http://bkzs.nju.edu.cn
電子郵箱:aonju@nju.edu.cn
官方微信:南大招生小藍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