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精品露脸国语对白/涩涩视频网址/欧美高清日韩/日本老妇和子乱视频在线观看

中國人民大學
  • 辦學類型:公辦
  • 隸屬于:教育部
  • 建校時間:1937年
  • 類型:綜合
  • 學生人數(shù):2萬~3萬人
  • 院士人數(shù):4 人
  • 碩士點個數(shù):183 個
  • 博士點個數(shù):124 個
  • 院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大街59號

院校概括

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人大”,主體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由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為世界大學聯(lián)盟成員、亞太國際教育協(xié)會創(chuàng)始成員,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lián)合大學和華北大學。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通過了《關于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并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正式開學,成為新中國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guī)大學。1954年,被確定為以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大學和首批全國重點大學;1960年,被確定為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2001年,入選國家“985工程”。

據(jù)2017年4月學校官網(wǎng)信息顯示,中國人民大學占地面積230余萬平方米,設有中關村校區(qū)、通州校區(qū)(東校區(qū),在建)、老校區(qū)、蘇州校區(qū)、深圳研究院、深圳校區(qū)(在建);館藏圖書462.9萬冊、電子圖書24815GB;有專任教師1836人、全日制在校生24776人。

院校介紹

????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兼有部分理工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學校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于抗日戰(zhàn)爭烽火中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lián)合大學、北方大學和華北大學。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的中國人民大學正式成立,成為新中國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新型大學。著名教育家吳玉章、成仿吾、袁寶華、黃達、李文海先后擔任校長。現(xiàn)任校長為紀寶成教授,黨委書記為程天權教授。
????自成立之日起,中國人民大學廣大師生發(fā)揚“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勤儉辦學,艱苦奮斗,積極探索,求真務實,使學校成為我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普及,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fā)展和繁榮,為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被譽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
????學校目前已經形成以本科教育為基礎、研究生教育為重點,輔以成人高等教育、網(wǎng)絡教育的全方位、多層次的辦學格局和體系,尤其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領域具有突出的整體優(yōu)勢。現(xiàn)設有研究生院、23個學院、21個科研機構和14個博士后流動站,另設有繼續(xù)教育學院、培訓學院及深圳研究院;擁有6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基地,居全國高校第一;擁有13個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名列全國高校第一;擁有全國重點學科25個,總數(shù)居全國高校第五,其中社會科學居全國高校第一。在連續(xù)六屆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評選中,中國人民大學獲選16篇,在人文社科領域位居全國高校第一。學校現(xiàn)設有學士學位專業(yè)60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yè)8個,碩士學位學科點128個(包括自主設置的27個碩士點),博士學位學科點87個(包括自主設置的21個博士點),一級授權學科11個,成人教育專科專業(yè)9個,本科專業(yè)11個。在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所組織的全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學科評估中,學校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等5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排名全國第一,總數(shù)位居全國高校第三位,政治學、農林經濟管理、歷史學、工商管理也取得了較好的名次,充分展示了學校雄厚的學科發(fā)展實力。
????中國人民大學師資力量雄厚,已故老一輩著名學者吳玉章、成仿吾、范文瀾、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華、尚鉞、吳景超、李景漢、安崗、石峻、繆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風、許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劉錚、查瑞傳、苗力田等為學校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校目前擁有一大批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學者和學術帶頭人,形成了一支學歷層次高、專業(yè)結構好、科研能力強、年齡梯度合理的教學與科研隊伍。現(xiàn)有專任教師1580人,其中,教授476人、副教授581人。博士生導師474人。此外,還有193位學術造詣精深的國外學者和930位國內各界知名人士擔任(或曾擔任)學校的名譽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擁有14名第五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和學科評議組成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22人,有24人入選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計劃工程”,11人榮獲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50人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4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各項所占總數(shù)比例均在全國高校名列前茅。學校有19位教授入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課題組首席專家或主要成員,成為全國入選人數(shù)最多的高校;有13名教授入選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其中黃達教授擔任委員會顧問),人數(shù)居全國高校前列。
????中國人民大學以“國民表率、社會棟梁”為人才培養(yǎng)目標,充分發(fā)揮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在全國高校數(shù)量最多、門類最全、綜合水平最高的優(yōu)勢,積極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高層次的理論型、應用型、管理型人才。從陜北公學至今,學校一共培養(yǎng)了18萬名各類高級專門人才,包括許多著名的經濟學家、管理學家、政治學家、法學家、企業(yè)家、哲學家、教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各級黨和政府高級領導干部以及新聞、法律、文學藝術工作者和其他優(yōu)秀人才,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目前共有普通本科生、研究生在校生18998人,其中本科生9571人,研究生9427人(含研究生單證教育的學生(MBA、MPA、法律碩士)),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比例接近1:1,是全國高校中這一比例最高的研究型大學之一;有成人教育本專科在冊生8千多人,其中75%以上是本科生,網(wǎng)絡教育在冊生近4萬人;目前在校學習的外國留學生1165人。
????作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中國人民大學積極面向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主戰(zhàn)場,研究重大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問題,充分發(fā)揮高校“思想庫”、“智囊團”的作用,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保證和有力的智力支持。“九五”期間,學校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118項,在全國高校名列前茅。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37項,承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175項,均居全國高校第一位;承擔北京市科研項目數(shù)位居北京市高校第一位;2000-2004年,中國人民大學共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北京市社科規(guī)劃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項目等各級各類項目1800余項,獲得經費1.5億元,立項數(shù)和經費數(shù)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均居全國高校第一位;在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79項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學校共承擔12項,居全國高校第一位。
????中國人民大學是國內外學術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先后同3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18所大學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引進、翻譯出版了大量適應我國改革開放需要的教科書和學術著作,開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項目,主辦或承辦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國際學術會議。聘請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經濟學家羅伯特?蒙代爾、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米切爾?斯賓思,當代金融發(fā)展理論奠基人、著名經濟學家羅納德?麥金農,轉軌經濟理論奠基人、著名經濟學家帕德瑪?德賽,就業(yè)與增長理論奠基人、著名經濟學家埃德蒙德?菲爾普斯,法國著名經濟學家讓-雅克?拉豐,聯(lián)合國經濟政策特別顧問、著名經濟學家賈格迪什?巴格沃蒂,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尼克拉斯斯特恩,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池田大作,日本一橋大學校長石弘光、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松浦晃一郎、土庫曼斯坦總統(tǒng)尼亞佐夫等知名學者為名譽教授,授予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經濟學家約翰?哈桑尼、羅伯特?蒙代爾,阿根廷前總統(tǒng)德拉魯阿、日本前首相竹下登,新西蘭前總理、前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邁克?穆爾等一批國際著名人士名譽博士稱號。
????中國人民大學是我國著名的人文社會科學資料中心、信息中心和圖書出版中心。學校圖書館設施先進,館內藏書250萬冊,并設有“教育部文科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是我國收集、整理、存儲、發(fā)布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經濟和管理科學信息資源的權威機構,編輯的年度報刊資料索引是中國四大文獻檢索索引之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是新中國成立以后建立的第一個大學出版機構,是我國高等學校文科教材和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理論著作的重要出版基地。
????毛澤東、劉少奇、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生前對中國人民大學十分關心并寄予厚望。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對中國人民大學的建設也極為關心。江澤民同志曾先后兩次為中國人民大學題詞,殷切希望中國人民大學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努力培養(yǎng)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2002年4月28日,江澤民同志親臨學校考察并發(fā)表重要講話,衷心祝愿中國人民大學“在新世紀創(chuàng)造新的成就,為祖國、為人民、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成為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學”。
????目前,中國人民大學全校師生員工正高舉“發(fā)展是硬道理”的旗幟,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全力推進建設人民滿意、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歷史進程。

院系設置

? ? ? 截止2013年12月,學校設有5個學部,下設26個專業(yè)院系,在75個本科專業(yè)招生。

院系名稱 學科專業(yè)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管理、會計學、貿易經濟、國際商務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學院 林業(yè)經濟管理、可持續(xù)發(fā)展管理、農業(yè)經濟管理
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
金融學,國民經濟管理,法語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 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史、專門史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國民經濟管理、經濟學-數(shù)學實驗班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 信用管理(風險投資)、保險學、金融學、財政學、金融學-數(shù)學實驗班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 人力資源管理、社會保障、勞動經濟學、勞動關系
中國人民大學統(tǒng)計學院 風險管理與精算學、應用統(tǒng)計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國際法學、法學理論、法學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國際政治、國際關系、中國政治、外交學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公共財政管理等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國語言文學
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 日語語言文學等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傳媒經濟學、傳播學、新聞學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
世界史、中國史、考古學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 設計學、藝術學、音樂學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 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應用數(shù)學、基礎數(shù)學
中國人民大學環(huán)境學院 環(huán)境經濟與管理、環(huán)境科學、環(huán)境工程
中國人民大學理學院 社會心理學、物理系、化學系、心理學系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 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信息資源管理
中國人民大學漢青經濟與金融高級研究院 經濟學、金融學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馬克思主義哲學等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社會學、公共事業(yè)管理(公共政策與人口管理方向)、社會工作
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 金融學、國民經濟管理、法語

師資力量

截至2013年12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852人,其中教授589人,副教授702人;其中10人入選“千人計劃”項目,4人入選“青年千人計劃”項目,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當中位居全國高校首位,占全部入選人數(shù)的11%。11人入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3人入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21人入選“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和“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8人入選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計劃工程”學校擁有17名第六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和學科評議組成員,有14名教授入選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其中,黃達擔任委員會顧問,羅國杰擔任委員會副主任),人數(shù)居全國高校前列;有2人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11人擔任副主任委員;17人榮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的稱號;先后有446人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 。

? ? ??中國人民大學名師輩出、俊彥云集,已故名家大師吳玉章、成仿吾、范文瀾、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華、尚鉞、吳景超、李景漢、龐景仁、石峻、繆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風、許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劉錚、查瑞傳、苗力田、吳大琨、蕭前、林文益、閻達五、閻金鍔、方生、高鴻業(yè)、鐘契夫、吳寶康、彭明、彥奇、曾憲義、宋濤、薩師煊等為學校的學科發(fā)展、學術繁榮和人才培養(yǎng)作出了奠基性、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老一輩著名學者黃達、戴逸、羅國杰、黃順基、王思治、衛(wèi)興華、胡鈞、王傳綸、周升業(yè)、陳共、周誠、嚴瑞珍、高銘暄、許崇德、孫國華、王作富、劉佩弦、許征帆、莊福齡、何沁、高放、方漢奇、藍鴻文、甘惜分、李占祥、趙履寬、李文海、鄔滄萍、陳先達、夏甄陶、方立天、張立文、鐘宇人、鄭杭生、吳易風、胡乃武、周新城、趙中孚等成就卓著,耕耘不輟,為學校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特色專業(yè)

? ? ? 截止2013年12月,學校擁有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5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20個,博士后流動站18個;有碩士學位學科點183個(其中自主專業(yè)33個、交叉學科9個、專業(yè)學位20個),博士學位學科點124個(其中自主專業(yè)31個、交叉學科7個);擁有8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8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均居全國第一;有5個北京市重點一級學科,1個北京市重點交叉學科,4個北京市重點二級學科 。
? ?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工商管理。
? ?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中共黨史、國際政治、文藝學、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xiàn)代史、農業(yè)經濟管理、行政管理、圖書館情報檔案管理。
? ? ??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農林經濟管理、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 ? ? 專業(yè)碩士授權點:
工商管理碩士(MBA)、法律碩士、公共管理碩士(MPA)、會計碩士(MPAcc)、EMBA、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農業(yè)推廣碩士、工程碩士、社會工作碩士、金融碩士、應用統(tǒng)計碩士、稅務碩士、國際商務碩士、保險碩士、資產評估碩士、藝術碩士、新聞與傳播碩士、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圖書情報碩士。
? ?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shù)學、統(tǒng)計學、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館情報檔案管理。
? ?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shù)學、統(tǒng)計學、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館情報檔案管理、美術學、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系統(tǒng)科學、環(huán)境工程、生態(tài)學、地理學、化學、物理學、心理學、教育學。
? ? ??博士后流動站:

流動站名稱
所含博士點
所屬院系
理論經濟學
1.政治經濟學*
經濟學院
2.經濟思想史
3.經濟史
4.西方經濟學
5.世界經濟*
6.網(wǎng)絡經濟學
7.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經濟學*
環(huán)境學院
應用經濟學
1.國民經濟學*
國管系
公共管理學院
2.區(qū)域經濟學
區(qū)域所
3.財政學(含:稅收學)
財政金融學院
4.金融學(含:保險學)
5.金融工程
6.產業(yè)經濟學
商學院
7.流通經濟學
8.勞動經濟學
勞動人事學院
9.統(tǒng)計學
統(tǒng)計學院
10.國際貿易
經濟學院
11.數(shù)量經濟學
信息學院
工商管理
1.會計學
商學院
2.企業(yè)管理
3.技術經濟及管理*
4.旅游管理
5.市場營銷管理
6.財務管理
7.人力資源管理
勞動人事學院
法 學
1.法學理論
法學院
2.刑法
3.民商法
4.法制史
5.憲法與行政法學
6.經濟法學
7.訴訟法學
8.國際法學
社會學
1.社會學
社會學系
社會與人口學院
2.人類學
3.人口學
人口學所
4.老年學
哲 學
1.馬克思主義哲學*
哲學院
2.中國哲學
3.外國哲學
4.邏輯學
5.倫理學
6.美學
7.宗教學
8.科技哲學
中國語言文學
1.文藝學
文學院
2.漢語言文字學
3.中國古代文學
歷史學
1.中國古代史*
歷史學院
2.中國近現(xiàn)代史*
3.歷史地理學
4.歷史文獻學
5.世界史
6.專門史
7.史學理論及史學史*
8.中國當代史
馬克思主義學院
新聞傳播學
1.新聞學
新聞學院
2.傳播學
3.傳媒經濟學
公共管理
1.行政管理
公共管理學院
2.土地資源管理
3.教育經濟與管理
4.社會保障*
政治學
1.政治學理論
國際關系學院
2.中外政治制度
3.國際政治
4.國際關系
5.外交學
6.中國政治
7.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8.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馬克思主義學院
9.中共黨史
農林經濟管理
1.農業(yè)經濟學
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學院
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1.檔案學
信息資源管理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計算機應用技術
信息學院

? ? ??注:“*”為兩個以上單位共點的博士后流動站所屬學科
? ? ??1.“政治經濟學”博士點含經濟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
? ? ??2.“世界經濟”博士點含經濟學院和國際關系學院;
? ? ??3.“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經濟學”博士點含環(huán)境學院和人口學所;
? ? ? 4.“國民經濟學”博士點含國管系和經濟學院;
? ? ??5.“技術經濟及管理”博士點含商學院和農業(yè)經濟系;
? ? ??6.“史學理論及史學史”博士點含歷史系和清史所;
? ? ??7.“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點含哲學系和馬克思主義學院。
? ? ??8.“中國古代史”博士點含清史所和歷史系;
? ? ??9.“中國近現(xiàn)代史”博士點含清史所和歷史系;
? ? ??10.“社會保障”博士點含公共管理學院和勞動人事學院;
? ? ??11.“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博士點含國際關系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
左右滑動表格查看完整內容
序號 專業(yè)代碼 專業(yè)名稱 科類
1 120206 人力資源管理 本科
2 1204 公共管理類 本科
3 030202 國際政治 本科
4 0502 外國語言文學類 本科
5 1202 工商管理類 本科
6 0503 新聞傳播學類 本科
7 030101K 法學 本科
8 0303 社會學類 本科
9 0201 經濟學類 本科
10 0712 統(tǒng)計學類 本科
11 050201 英語 本科
12 0202 財政學類 本科
13 0203 金融學類 本科
14 120206 人力資源管理 本科
15 120503 信息資源管理 本科
16 1204 公共管理類 本科
17 030202 國際政治 本科
18 1202 工商管理類 本科
19 030101K 法學 本科
20 0303 社會學類 本科
21 0201 經濟學類 本科
22 0712 統(tǒng)計學類 本科
23 0202 財政學類 本科
24 0203 金融學類 本科
25 120206 人力資源管理 本科
26 120503 信息資源管理 本科
27 1204 公共管理類 本科
28 1203 農業(yè)經濟管理類 本科
29 030202 國際政治 本科
30 0502 外國語言文學類 本科
31 1202 工商管理類 本科
32 0503 新聞傳播學類 本科
33 030101K 法學 本科
34 0303 社會學類 本科
35 0201 經濟學類 本科
36 0712 統(tǒng)計學類 本科
37 050201 英語 本科
38 0203 金融學類 本科
39 120206 人力資源管理 本科
40 120503 信息資源管理 本科
41 1203 農業(yè)經濟管理類 本科
42 030202 國際政治 本科
43 0502 外國語言文學類 本科
44 1202 工商管理類 本科
45 0503 新聞傳播學類 本科
46 030101K 法學 本科
47 0201 經濟學類 本科
48 0712 統(tǒng)計學類 本科
49 0202 財政學類 本科
50 0203 金融學類 本科
51 120206 人力資源管理 本科
52 1204 公共管理類 本科
53 1203 農業(yè)經濟管理類 本科
54 030202 國際政治 本科
55 0502 外國語言文學類 本科
56 1202 工商管理類 本科
57 0503 新聞傳播學類 本科
58 030101K 法學 本科
59 0303 社會學類 本科
60 0201 經濟學類 本科
61 0712 統(tǒng)計學類 本科
62 0203 金融學類 本科
63 120206 人力資源管理 本科
64 1204 公共管理類 本科
65 1203 農業(yè)經濟管理類 本科
66 030202 國際政治 本科
67 0502 外國語言文學類 本科
68 1202 工商管理類 本科
69 0503 新聞傳播學類 本科
70 030101K 法學 本科
71 0303 社會學類 本科
72 0201 經濟學類 本科
73 0712 統(tǒng)計學類 本科
74 0202 財政學類 本科
75 0203 金融學類 本科

中國人民大學2017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證學校本科生招生工作順利進行,切實維護學校和考生的合法權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等相關法律、教育部有關規(guī)定和《中國人民大學章程》,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我校全稱為中國人民大學,是國家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注冊地址為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大街59號,郵編100872。

第三條 我校中法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由我校與法國巴黎索邦大學、保羅—瓦萊里大學、KEDGE商學院共建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是隸屬于我校的非獨立法人辦學單位,按照單獨學校代碼(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qū))招生,辦學地點在我校蘇州校區(qū),地址為江蘇省蘇州市仁愛路158號,郵編215123。

第四條 我校憑借鮮明獨特的專業(yè)優(yōu)勢、雄厚的教學科研實力,培養(yǎng)包括普通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成人教育本專科生及各層次的國際學生等在內的各類人才。校本部和中法學院培養(yǎng)的本科生,畢業(yè)時所頒發(fā)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均為中國人民大學,證書種類均為普通高等教育畢業(yè)證書。

第二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五條 我校本科生招生工作組織機構由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本科生招生工作委員會、招生就業(yè)處三級機構組成。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是最高決策機構,統(tǒng)一領導學校本科生招生工作;本科生招生工作委員會是咨詢機構,負責為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提供決策咨詢和指導學校相關職能部門開展本科生招生工作,下設本科生招生工作小組;招生就業(yè)處是執(zhí)行機構。

第六條 招生就業(yè)處的主要職責是:

(一)負責執(zhí)行教育部有關本科生招生工作的相關規(guī)定和有關省級招委會的補充規(guī)定或實施細則,銜接教育部本科生招生主管部門。負責執(zhí)行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決議;

(二)向本科生招生工作委員會匯報本科生招生工作進展,向本科生招生工作委員會委員通報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決策事項;

(三)起草本科生招生重大事項初步解決方案,收集、統(tǒng)計本科生招生重大事項決策所需信息;

(四)根據(jù)國家核準的年度招生規(guī)模及有關規(guī)定、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確定的原則,編制并報送學校分省分專業(yè)招生計劃;

(五)起草、報批和公布本科招生章程;

(六)組織開展招生咨詢宣傳工作,根據(jù)需要組建赴各省(區(qū)、市)招生組;

(七)受權組織特殊類型招生考試工作,依據(jù)《國家教育考試違規(guī)處理辦法》對違規(guī)考生進行認定、處理,并將違規(guī)事實報生源所在省級招辦;

(八)組織實施本科生錄取工作,負責協(xié)調和處理本校錄取工作中的有關問題;

(九)履行高校招生信息公開相應職責;

(十)配合學校完成新生復查工作;

(十一)支持有關招生管理部門完成本科生招生方面的其他工作。

第七條 本科生招生工作實行上級主管部門、內部和第三方多重監(jiān)督機制,在教育部、學校紀檢監(jiān)察部門和本科生招生社會監(jiān)督委員會的監(jiān)督下開展工作。

第三章? 招生計劃

第八條 按照教育部分省分專業(yè)招生計劃編制工作要求,我校分省分專業(yè)計劃根據(jù)各省(區(qū)、市)考生數(shù)量和生源質量、經濟社會發(fā)展需求趨勢、畢業(yè)生就業(yè)質量和去向、考生對我校各專業(yè)的認可度等因素綜合考慮制定。

第九條 我校本科招生分省分專業(yè)招生計劃(含各專業(yè)選考科目和報考要求),由各省級招辦向社會發(fā)布。

第十條 我校根據(jù)在各省(區(qū)、市)的招生計劃和生源情況確定調檔比例,順序志愿投檔的批次原則上不超過120%,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原則上不超過105%。

第十一條 我校預留少量計劃,用于均衡各省(區(qū)、市)生源質量。預留計劃不超過招生計劃總數(shù)的1%。

第十二條 預留計劃使用時,堅持質量優(yōu)先、公開透明的原則,主要投放到報考我校優(yōu)質生源集中的省(區(qū)、市)。

第四章? 招生類型及錄取規(guī)則

第十三條 我校普通本科層次的招生包括普通本科生和各種特殊類型招生。特殊類型招生包括自主招生、高校專項計劃(圓夢計劃)、保送生、高水平藝術團、藝術類、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高中班、新疆協(xié)作計劃(民考漢)、港澳臺僑生等。其中,自主招生、保送生、高水平藝術團、藝術類、港澳臺免試生需根據(jù)招生簡章要求,參加我校組織的校考測試;高校專項計劃(圓夢計劃)需根據(jù)招生簡章要求,提交報名材料。

第十四條 我校依據(jù)教育部頒布的本年度《教育部關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guī)定》,全面貫徹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程”,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綜合衡量考生的德智體美水平,擇優(yōu)選拔人才。

第十五條 投檔時,對教育部和各省(區(qū)、市)教育主管部門規(guī)定的全國性政策性加分,我校認可考生其中最高一項加分,且最高不超過20分。除特殊類型招生外,我校不認可任何降分投檔政策。

第十六條 對于符合我校錄取標準的考生,我校按照實考分排隊順序進行錄退。浙江省、上海市投檔考生須滿足我校選考科目要求。在實考分相同情況下,優(yōu)先錄取有政策性加分的考生。若均無政策性加分,按照語文、數(shù)學、外語、綜合的順序比較高考單科成績;浙江省、上海市按照語文、數(shù)學、外語的順序比較高考單科成績。若單科成績完全相同,我校將使用預留計劃追加錄取。

第十七條 錄取專業(yè)時,我校設置1分的專業(yè)志愿分數(shù)級差,各專業(yè)志愿之間分數(shù)級差相同。所有已投檔考生分科類(或選考科目)按實考分排隊,從高分到低分按照各專業(yè)招生計劃數(shù)順序錄取。第一專業(yè)志愿無法滿足的考生,實考分減掉一個分數(shù)級差進入第二個專業(yè)志愿排隊,依此類推。同一專業(yè)錄取時,若考生等效基準分相同(等效基準分為考生實考分減去專業(yè)級差分),文史類考生依次比較語文、數(shù)學、文綜、外語成績,理工類考生依次比較數(shù)學、語文、理綜、外語成績,浙江省、上海市考生依次比較語文數(shù)學總分、語文或數(shù)學單科成績、外語單科成績、選考科目最高分單科成績、選考科目次高分單科成績,高者優(yōu)先。

第十八條 所有專業(yè)志愿都無法滿足的考生,如果服從專業(yè)調劑,將按實考分從高到低調劑到招生計劃尚未完成的專業(yè),直至錄取額滿。所有專業(yè)志愿都無法滿足又不服從調劑的考生,作退檔處理。

第十九條 我校在江蘇省調檔時,各選測科目等級最低要求為A+、A,自主招生為2B+,高校專項計劃(圓夢計劃)、高水平藝術團招生要求為2B。藝術類招生的選測科目等級最低要求按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二十條 錄取專業(yè)時,我校認可江蘇省規(guī)定的文理科獎勵分,并實行分數(shù)優(yōu)先和分數(shù)級差的錄取規(guī)則,已投檔考生的選測科目等級不作為專業(yè)錄取依據(jù)。具體以江蘇省教育考試院本年度的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文件為準。

第二十一條 我校在內蒙古自治區(qū)采取分數(shù)級差的錄取規(guī)則。

第二十二條 我校在提前批次和第一批次錄取時,在第一學校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況下,可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

第二十三條 我校執(zhí)行教育部、衛(wèi)生部、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印發(fā)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有關補充規(guī)定。

第二十四條 我校英語、俄語、日語、德語、法語等專業(yè)只招收全國統(tǒng)一高考科目中外語為英語語種的考生;法語(中外合作辦學)專業(yè)只招收英語和法語語種的考生。

第二十五條 報考外語類專業(yè)的考生,如所在省級招辦組織外語口試,考生須參加口試且成績合格。外語類保送生無此項要求。

第二十六條 特殊類型招生錄取辦法,按照我校本年度相關類別招生簡章、資格生通知及教育部等國家相關部門的規(guī)定執(zhí)行;藝術類專業(yè)只錄取經我校專業(yè)測試合格且省藝術類統(tǒng)考合格的考生。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高中班和新疆協(xié)作計劃(民考漢)的招生錄取工作在教育部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高中班和新疆協(xié)作計劃(民考漢)招生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進行。

第二十七條 新生入校后,我校統(tǒng)一進行新生復查工作。凡復查不合格的新生,將按照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直至取消入學資格。

第五章? 其他

第二十八條 學費標準:外語類專業(yè)每學年6000元,藝術類專業(yè)每學年10000元,中法學院專業(yè)為每學年60000元,其他專業(yè)均為每學年5000元。如果國家調整本年度本科生學費收費標準,我校將按照新規(guī)定收取學費。

第二十九條 住宿費標準:根據(jù)住宿條件的不同收取不同標準的住宿費用,一般為每學年650—1200元;中法學院學生住宿費在國內期間約為2200元/年,在法國期間按照法方高校標準執(zhí)行。

第三十條 我校學生資助工作堅持“全方位關心、多元化資助、分層次實施、保重點對象”的工作思路,工作中助困與育人相結合,不斷創(chuàng)新豐富資助工作形式,拓展資助渠道,整合資助資源,確保資助標準和資助對象精準,為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全面保障。聯(lián)系電話:010-62515222、62514807,電子郵箱: zizhuban@ruc.edu.cn

第三十一條 陽光招生熱線:400-0123-517,紀檢監(jiān)督舉報電話:010-82509918,陽光招生信息平臺網(wǎng)址: rdzs.ruc.edu.cn,電子信箱:zsb@ruc.edu.cn。各省(區(qū)、市)招生組聯(lián)系方式詳見陽光招生信息平臺。

附則

第三十二條 本章程通過我校陽光招生信息平臺向社會發(fā)布,對于各種媒體節(jié)選公布的章程內容,如理解有誤,以我校公布的完整的招生章程為準。

第三十三條 我校以往有關招生工作的政策、規(guī)定如與本章程相沖突,以本章程為準,原政策、規(guī)定即時廢止;如遇國家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上級有關政策變化,以變化后的規(guī)定為準。

第三十四條 本章程解釋權屬于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生招生辦公室。

第三十五條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